發布於 2025-09-06 08:18:03
🔉俗話常說「印堂發黑」是怎麼一回事呢?
民間常把此現象作為不吉之兆,但以中醫角度分析,印堂就是兩眉之間,屬於面色望診的額部中心,和心、肺、脾氣血運行有關,發黑或暗沉:代表局部氣血不暢,也可能是全身氣色的反映,例如長期疲倦、壓力過大、內臟功能低下,臉色就容易暗沉。
🌝以下我們來看看臉部各部位是反應身體哪裡的問題吧!
1. 🤦🏻♀️額頭 — 心、腦🫀🧠
* 偏紅、泛油光:可能心火偏旺,常見失眠、煩躁、口舌生瘡。
* 發黃、暗滯:脾胃運化不佳,或精神壓力過大。
* 經常長痘:心火或胃火偏盛。
⸻
2. 👃🏻鼻子 — 脾胃
* 鼻尖泛紅:胃火、飲酒過多或血壓偏高。
* 鼻頭蠟黃或灰暗:脾胃虛弱,容易食慾差、疲倦。
* 鼻翼兩側痘:消化系統負擔重,或與飲食油膩有關。
⸻
3. 👀眼睛 — 肝
* 眼白泛黃:肝膽濕熱或膽汁代謝異常。
* 眼袋腫、黑眼圈重:肝腎氣血不足,或熬夜太多。
* 目光呆滯:肝氣鬱結,精神不振。
⸻
4. 😊臉頰 — 肺🫁
* 兩頰泛紅:陰虛火旺(常見於更年期、虛勞體質)。
* 兩頰灰暗:肺氣不足,可能氣短易喘。
* 常有紅疹或痘:肺熱、皮膚過敏體質。
⸻
5. 🤔下巴 — 腎
* 膚色發暗或有黑斑:腎氣不足,內分泌失調。
* 長痘或經前冒痘:多與荷爾蒙波動、腎氣相關。
* 浮腫:腎陽虛,水濕代謝差。
⸻
💡 小提醒
* 中醫望診只是健康判斷的一部分,還需結合問診、切脈才能準確判斷。
* 面色變化若持續出現,最好搭配專業診斷與調理。
王筱萍醫師
https://www.instagram.com/dr.ritaping
- 承新中醫診所副院長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 理事
- F.A.C.E 美顏針 培訓助教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醫師
- 義大醫院 醫師
分享這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