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閣經醫師 發布於 2021-05-27 07:39:23

月子指的是生產後,女性因懷孕與生產時氣血損耗後生殖器與身體恢復的時期,一般而言大概介於35-56天,剛好與現代的產假大致相符,這段期間產婦應得到適當的調養與休息,以其恢復生產前的身心狀況。流產或小產同樣也會對孕婦造成身體上的損傷,周數越大所需調養的時間越多,一般而言若超過20週,調理上應也視為與坐月子相同至少四周,且此時對於產婦的情緒調適狀況更應注意,須由身邊的人一同關心,必要時應做心理諮詢。
依照生產後的時間,一般在中醫用藥上也有不同。
第一階段:生產後第三天至一星期,這時因傷口尚未癒合,飲食上須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含麻油、酒精等食物,避免傷口發炎,延遲癒合,使得感染機會上升;這時產婦因體內仍有血瘀可是又有血虛的狀況,單純補血會使得瘀血不易排出,單純活血化瘀又怕使的母體受損,此時常會使用名方生化湯來做加減處理;在臨床上生化湯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加強排出惡露,但不建議自行至中藥行購買,因有些中藥行會自行改變藥方加強排惡露效果卻造成出血過多,建議仍由醫師開立調整處方為宜。

 

第二階段:第二、三週,此時傷口已漸癒合,飲食上可以開始給予部分麻油料理,加強蛋白質與鐵質、鈣質的攝取,尤其是有餵養母乳的產婦可多加強這方面的營養,因這些成分對於嬰兒的成長與母體的身體修復皆有助益。此時在中藥方面已可開始加強補養氣血,通常可使用十全大補湯做加減,酌加四神湯作為食補調養脾胃,利水去濕;若是燥熱體質的人因易上火化燥,更應由醫師建議下開立適宜處方。

第三階段:第四周後此時傷口已癒,除了補氣血外尚可加入一些塡精補腎、養精壯骨,希望讓母體卵巢功能、子宮狀況可漸漸恢復至生產前的狀況,改善產後易腰痠不適等狀況,此階段仍須加強優質蛋白、鐵質與鈣質的攝取。
坐月子全世界只有華人有這種習慣,也留下了不少的禁忌,究竟這些規矩只是民俗觀點還是真的是醫學上的看法?
a.喝下一滴水,肥到水水水?
這只是民俗的觀念,甚至延伸出孕婦只能喝酒水不能飲水的說法,中醫並無此觀點,人體代謝本就需要水分, 產後因失血更易口乾,只要將水煮沸,也排除高血壓、腎臟病等需限水疾病外,跟正常人一樣需正常攝取水份,怕水腫不是不喝水,而是要注意鹽分的攝取。
b.一定要吃麻油料理?
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科的一份報告指出,台灣產婦的母乳營養成分遠高於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尤其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尤為突出,亞麻油酸、花生油酸、DHA以機近完美的比例分配,報告認為這是由於台灣婦女坐月子時以麻油雞進補的結果。
c.不能洗頭、洗澡、吹到風?
產後因失血較多,人體較虛,故應避免吹風受寒,但因現代浴室皆在室內,空調系統與吹風機的發明普及,過去不能洗頭、洗澡等觀念應可放下,但仍需要注意避免受寒,適當添加衣物與帽子手套等。
d.不可提重物、爬樓梯?
產後因傷口尚未復原,提重物、爬樓梯常使得腹部用力或牽拉傷口,以致產婦不適甚至傷口復原不佳,故應避免。
產婦生活起居還要注意陰部周圍的清潔,吃好、睡好,定時排便,剖腹產者可以束腹帶幫助傷口的復原,注意情緒的調解,種種配合以期可以做好月子,身體復原順利。



【內容來源或主要科學文獻依據】醫師自行發表
【轉載本文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分享這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