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6-17 07:02:36

大家可能會覺得耳穴是只存在於東方傳統醫學上,但其實最早在古希臘時期,我們的醫學鼻祖希波克拉底就有提出割耳後的血管能治療陽痿和男性不孕!古埃及也有針刺耳能達到婦女節育的記載。

而我們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亦提及「耳者宗脈之所聚」,至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最常應用的就是耳尖放血治療針眼。

到了近代1957年,法國Nogier醫師更是提出了「全息律」的論點,也就是身體的每個小部分都隱藏著整體的訊息。

耳朵便是最好的應證,從頭到腳都找得到對應點,如同一個倒立的胎兒!
▪️耳垂是頭部
▪️耳殼中部是內臟
▪️耳廓邊緣是脊椎與四肢

所以,當我們透過按摩、按壓或針灸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就是在啟動這些身體器官的「反射點」,達到調整或治療的效果。這種方法結合了古代智慧與現代解剖學,被廣泛應用於舒緩壓力、改善睡眠、輔助治療慢性疾病甚至是減重調理等方面。

這就是為什麼按一按耳朵的某些點,可能就能舒緩頭痛、助眠、減重或止痛!

耳穴療法就像在耳朵上按下「健康開關」,小動作,卻可能帶來大變化。用耳朵調身體,真的不是開玩笑!

🔹常用耳穴
睡眠問題:耳神門
腸胃不適:胃點
高血壓:降壓溝
痛經:子宮(精宮)
減重:飢點、內分泌點

🔹按壓技巧
1. 用乾淨指腹或棉花棒、按摩棒按壓
2. 按壓20-30次,按到局部溫熱感即可
3. 可諮詢醫師評估耳針療程,效果更佳更持續,是不想吃藥的另一種選擇


王筱萍醫師

https://www.instagram.com/dr.ritaping

  • 承新中醫診所副院長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 理事
  • F.A.C.E 美顏針 培訓助教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醫師
  • 義大醫院 醫師

王筱萍

分享這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