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仕寒醫師 發布於 2021-05-27 07:40:14

喜歡騎機車去買菜的C女士,在往菜市場途中不慎被車撞到,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後,判定是左肱骨骨折,送入開刀房,手術後3天出院,就直接到診所來,當下整隻手臂瘀青腫脹明顯,疼痛到吃止痛藥還是無法入睡。經由針灸搭配藥物的治療1個月後,提東西給鄰居,鄰居訝異地問她,不是骨折嗎?怎麼看不出來……

古代並無可以提供影像醫學的相關設備,因此當時的中醫師藉由望診和觸診來判斷是否有骨折,例如觀察外觀是否變形、異常腫脹瘀青、按壓骨頭有異常疼痛感、骨擦音,以及明顯的功能喪失…等,進而發展出許多的正骨理筋手法以及輔助工具來處理。

現今已有許多精良的醫療設備,可以提供影像,西醫也有先進的開刀技術來處置複雜嚴重的骨折,而中醫對於一些較不複雜可採取保守治療的骨折,以及骨折術後的調理,也有獨特的觀點能幫上忙。

中醫對於骨折的治療概念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血腫發展期,約在骨折發生後的1至2個星期,這時因外力造成骨頭斷裂、脫臼或關節錯位,組織被撕裂,因此會有明顯的瘀血、紅腫熱脹痛,此時首要處理的便是將斷骨或脫臼錯位的關節復位,若復位不佳,會造成組織韌帶呈現緊繃狀態無法放鬆,進而影響復原時間。復位完成後,可配合使用一些清熱消腫止血的藥物來服用。第二是血腫恢復期,約在骨折發生後的2至5星期,此時骨痂開始形成,骨質已有初步的新生組織連接,但尚未完全癒合,這時會以養血、補肝腎、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並且配合針刺和簡單的復健動作,幫助復原以及預防沾黏萎縮。第三是骨折臨床癒合期,約在骨折發生後的6星期,正常情況下骨頭斷端已連接,簡易的動作已無大礙,此時除了培補肝腎之外,因為患處容易受風寒濕等邪氣侵擾,故會輔以些驅風逐寒除濕的藥物,也可搭配艾灸的使用。

現今社會醫療資訊發達,許多疾病若能中西醫互相配合,對病患會是一大福音。以骨折來說,若經評估後需要手術開刀,則中醫在術後能給予適當的幫助,若不需要手術,中醫也可經由正骨手法和包紮固定,幫助骨折的癒合。


【內容來源或主要科學文獻依據】醫師自行發表
【轉載本文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上一篇:腹瀉
分享這篇內容: